文艺走廊
+

魏大仙的故事-进学

2021-04-27    作者:河南魏氏编辑部    来源:中华魏网

魏大仙的故事-进学  


明、清时代的考试分为三级:最高一级叫“殿试”,在京城皇宫内的大殿上举行,三年一次,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取的人称“进士”;次一级的考试叫“乡试”,在省城举行,也是三年一次,参考的对象是秀才,考中的称“举人”;最低一级的考试在府或县城举行,参考的对象是童生,说是童生,其实都是成年人,有的甚至挂了须,考取的人叫“生员”,通称“秀才”。只有考取秀才的,才有资格进入府、县学堂读书,所以也叫“进学”。

这一年,汉阳府举行生员考试,参考的童生都聚到了汉阳城。待考期间,童生们爱三三两两,结伴逛街。一天下午,几个童生出门散心,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清风岭下魏大仙的学堂前。学生已下学,大门虚掩着。简陋的房屋在秋风落叶的映衬下,显得很有点萧条。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好学者的格言。因而,游学的人是见孔庙就拜,遇学堂就进。

走在前面的几个人见是学堂,推门走了进去。虽然外观不起眼,里面可大不一样:窗明几净,桌椅整齐;正面墙上贴着校训,两边贴着警言,笔法堪称一绝。进去的人向后面的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进去,后面的几个摇了摇头,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先生是一个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伏案圈点着学生的文章。几个童生不由肃然起敬,上前施礼:“老先生在上,晚辈是来府城赴考的童生,敬请先生赐教!”魏大仙抬头望了望,几个衣着朴素的童生立在面前,放下手中的笔,叫他们坐。童生落座后,魏大仙也不客套,先讲“考”字,再“点”文章,虽只几句,几个童生都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童生们起身告辞,魏大仙送至门外。没进去的几个见魏大仙老态龙钟,不修边幅,把他当成一个迂夫子,逗乐地问道:“请问先生,我们都是来赶考的,你看我们这几个人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停了一下,他们怕魏大仙没听明白,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是问,这次我们几个中哪些人进学?哪些人不进学?”

魏大仙笑了笑说:“进的进,不进的不进!”

问话的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好个先生,你的话真乃‘真理’。不过,这话连三岁的伢也会说。”

考后不几天,发了榜。那天进过魏大仙学堂的几个都考取了,没有进去的几个全部落了榜。

名落孙山的几个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生说的“进的进”是指进了他学堂的人能进(考中),“不进的不进”是说不进他学堂的人落榜。我们真傻,那天为么事不进去呢?几个人思悔不已。

阅读:32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华魏网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138-3813-7279 

站长: 魏秀岩wxy(字崟嵩)

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豫ICP备1102483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