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间由吴楚村、吴调侯叔侄所编选之「古文观止」中,其选文大都出于「左传」、「战国策」、「史记」、「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最多。但观其上自东周下迄明末,共计二百二十二篇文章中,所纂记我魏氏先贤先祖有关文章计有「鲁仲连义不帝秦」、「鲁共公择言」、「唐雎说信陵君」、「谏太宗十思疏」、「信陵君救赵论」等五篇,其中尤以明朝嘉靖年间,江苏武进人→唐顺之所注「信陵君救赵论」篇,阅之虽觉尚客观但仍感不公正之处,今特再以论之。
昔时战国「魏武子」魏击公与韩、赵三家分晋,使得魏国称霸为战国七雄之一,并据中原河洛富庶之邦,击公子「惠王」莹公因西秦履犯边界,遂将国都由山西安邑迁河南大梁﹝即今开封﹞史改称「魏惠王」为「梁惠王」,国名「魏国」亦改称「梁国」,子孙部份改姓梁。
先祖信陵君魏无忌约生于魏昭王时﹝即周慎靓王﹞公元前三一○年左右,逝于秦始皇卅四年即公元前二四三年,为战国七雄魏惠王之五世玄孙,「魏安釐王」魏圉之同父异母弟﹝即「魏昭王」魏遫之王庶子﹞,雄才大略、英姿焕发为魏国之治理宰相,门下食客三千人,当时与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君子。
战国魏安釐王时,西秦履犯赵、魏边界,魏国早已丧失河西〈黄河以西〉三十馀郡与秦,连国都都东迁大梁以策安全。一日暴秦又举大兵来犯赵国,赵国宰相赵胜史称「平原君」,原求助于魏安釐王,安釐王遣大将军「晋鄙」率军施援,但魏王因畏惧于秦之强大,遣大军于邺县作壁观望而不前。赵相平原君仅得向其妻舅魏国宰相「信陵君」再次呼吁求救,以赵国若亡其姐亦亡相激。遂使信陵君用东门守将侯生之计,遣其王兄安釐王之宠妾如姬盗兵符,信陵君亲往邺县杀大将军晋鄙挥军救赵。其原文首段评述如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于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盖作者唐顺之前段所论乃以国家社稷为重心,叙述无忌公救赵之无奈与心急,然无忌公虽贵唯一国宰相,而其王兄安釐王却心无大志,只想偏安于一方坐骑牆之福,实不可习也。而大将军晋鄙率军在外,本有将军在外君令有所不授,若不使计盗兵符何能调动大兵救赵?即使已盗兵符若不杀晋鄙,亦将何能救赵乎?故再论者以为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篇首段所言客观有理。然其第二段所言论者实不敢苟同之,其原文次段评述如下:
信陵君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宁,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使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君,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纵观上二段所言,乃唐顺之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中心立论的帝王君臣有别之说为出发点,论无忌公心中仅有其姐姻戚观念举国家社稷之力冒险救赵之不是,为整文观之乃知魏安釐王魏圉乃是个昏庸之君,若非为魏昭王之嗣长子焉能当上魏国之君,而其真正贤能庶子,信陵君仅能当上宰相襄佐之。若当时无信陵君救赵,赵亡则沦魏亦亡,何人所为正确,至今当很清楚。然又言其三人心中均无魏王存在,若能苦于规劝,王必欣然悔悟出兵救赵,此实为疵人说梦话,相信当时信陵君必早已规谏安釐王多次,王必不听,正苦无良计之时,幸得其食客夷门守将侯生献计,利用其有恩于王兄宠妾如姬﹝信陵君替如姬报杀父之仇﹞盗兵符,这些人除图恩知报以外,当然亦知这是救赵亦救魏之道理,固得而为之。若非此理则连堂堂一国宰相都规谏不了魏王,区区一夷门守将及宠妾焉能成之,唐顺之乃将安釐王比如大唐贞观之唐太宗,未免其理有所偏差也。
信陵君救赵后难免迁怒于魏王,后留于赵十年,秦伐魏时,无忌公率五国之军归国救魏,逐秦军至函谷关,威震天下,秦后使人毁誉于魏王,昏庸之魏王又使人代之。后无忌公乃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竟病酒而逝。一代英雄将星殒落消逝无声,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信陵君无忌公封地于河南信陵﹝即今安阳内黄一带﹞,其子十四人于魏安釐王孙「魏王假」时,魏国国都大梁被秦将王贲屡攻不下,后引黄河之水灌大梁,举城投降魏王子及家眷数百人均招杀害,信陵君无忌公之十四子因远离国都倖免于难,全数逃往山西太行山躲藏,改姓为「王」。公元前二○七年秦亡后,其中三子回复魏姓其中一支为魏无忌公孙魏无知公传承至大唐名相魏徵公至今闽南、广东、台湾均为其五十七代或五十八代裔孙。而未改回本姓之无忌公后裔十一子孙即今繁延为中国第三大姓氏「王」姓八千五百万族人之宗祖之一,故战国信陵君无忌公乃为「魏」、「王」共同宗祖,其繁延子孙、千千万万,几为中国姓氏人数之首,先祖地下有知,当含笑欣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