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历史-战国时期魏国疆域变迁考
一、问题的提出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在西方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在我国,政治地理学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其分支的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几乎是鲜有人涉猎。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在理论方面,周振鹤先生率先著文,对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理论与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不过对具体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的断代研究,则尚未出现。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频仍,其各自之间疆域变动之剧烈,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很少有能与其匹敌者。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无疑给我们探讨历史政治地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而欲进行战国时期政治地理的研究,理清其时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动的轨迹,应是首要进行的基础性工作。
关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疆域,迄今为止仅有钟凤年、顾颉刚与史念海、杨宽、雁侠、陈伟、徐少华等不多的几位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在上述这些研究中,除去陈伟、徐少华先生对战国时期楚国北疆的变迁考证较为详实之外,其余的研究都是比较初步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审视。本文拟在此即对战国时期三晋之一的魏国疆域变迁做一全面的考证,以期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所推动。
现存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可作为疆域研究的资料极其有限,且已被以往的学者几乎利用殆尽,因此想要对前人的研究有所突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依靠地下新的出土资料。前些年出土的一些先秦时期文字资料,其中主要有秦简《编年记》、曾侯乙墓中的简册、《包山楚简》及大量的秦封泥等,恰好都为考订这一时期的诸侯国疆域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在进行战国诸侯国疆域变动的考证中,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是战国史料的编年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考证的结论,因为依据不同的年代,就会复原出不同的历史面貌。以往从事这段历史研究的学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都会感到一个很大的不便,即很多事件发生的年代,由于文献记载的矛盾,很难判断确切的时间。仅有的可作为年代参考依据的《史记·六国年表》,又包含有大量无法理顺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解答。日本学者平势隆郎经过潜心的研究考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编纂了一部《新編史記東周年表--中國古代紀年の硏究序章》,该书将纷繁矛盾的先秦史料做了梳理,可谓目前最为完善的一部先秦历史纪年表。这一年表不仅将战国时期的事件做了统一的排序,而且也相应地澄清了一些史实。不过,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该书的编纂是将《史记》所载之事完全做为信史而进行的,而对《史记》所记之事的真伪并未做进一步的考订,这是此书略显不足之处。
在此书出版之后,又有一位日本学者藤田勝久刊布了其研究成果--《史記戦国史料の研究》。此书主要对《史记》的《本纪》及主要《世家》中所涉及的战国史料的编年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其大部分结论与《新編史記東周年表》相同。因此本文在下面所从事的具体疆域考证的系年,基本上即以《新編史記東周年表》(后文简称平势《表》)为准。
另外,缪文远又有《战国史系年辑证》问世,但因此书仍主要是以《史记·六国年表》及《资治通鉴》的《周纪》与《秦纪》为线索,并未跳出传统的战国纪年的窠臼,故本文不采缪氏之说。
魏,本为西周封国,公元前661年为晋国所灭,封大夫毕万于此地。《左传·闵公元年》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魏世家》所载略同:"献公之十六年(前661),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魏城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后来毕万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从其国名而称为魏氏。战国时期的魏国即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晋文公即位,令毕万子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据《魏世家》,魏武子之子悼子时,又徙治霍(今山西霍州西南)。晋悼公之十二年(前562),魏绛又由霍徙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公元前451年,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伐灭知伯,分其地。随后,魏又与韩、赵两国三分晋国,正式确定了魏国的领土范围。由于战国前中期韩国北疆与赵国南境接壤,这种形势便将魏国河东与河内地区隔断,使魏国疆域分为东、西两个地理区域,因此本文拟分别考证这两个区域四至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