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文化
+

资阳魏氏先人入川亊考

2022-04-18    作者:魏德元    来源:中华魏网


资 阳 魏 氏 先人入川亊考

雁浪钟石


"我们是广东人"这一出自祖父、父母的经常性教育警句,从孩提时起便深深扎根于脑际。与之同时对先人跋山涉水长途迁徙情况不明的烦恼和寻根就里的企望便时时萦绕于心。

几十年来虽学数理化、学文史地,略知宏微世界、中外古今,也略知"湖广填四川"事,但对自己先人为何、何时、从广东何地入籍四川,又如何到的四川资阳等自家事却始终不明就里。1970年10月,年迈的祖父趁筆者出差顺便返家之机,郑重地叫上我这个三代唯一的大学生拿出纸笔,记录他牢记心中的重大家事,並千叮万嘱要我记好我家历史並传之于后人。

"康熙五十二年,先人七弟兄只有背篼一个,从广东进川,跑马划地从冻青铺到新添铺止,定居铁炉沟。"这短短四十余字便是袓父牢记、深藏于心的先人进川史。祖父一生大字不识一个,但这四十余字竟如诵歌般倾泻而出,字字斬钉截铁,掷地有声!动心铺、星天铺为听音所记,后来查实为冻青铺、新添铺及铁炉沟均为现资阳市南津镇仍用的地名。

作了上述交待,祖父便较为详细地告诉他和他的兄长及配偶姓氏、何处人氏,他的父亲、祖父的名号及配偶情况,我的父亲的出生地,以及从他祖父早逝家道中落,到他如何从半农半商,后在资阳铜钟河正街置产转型经商的历史。祖父的这次召见和讲述使我第一次对我家自高祖到我父亲这四代人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最为重要和珍贵的是,这个讲述一是明确给出了先祖入川的具体时间一一康熙五十二年;二是给出了来川的人物一一七弟兄;三是给出了入籍四川的确切地点 一一资阳铁炉沟;四是告知了我的曾祖、高祖的名号。(此点至为重要,才能在宗谱上追溯根源)

祖父的讲述虽然简短,但已包含了大量我从未听闻过的信息。遗憾的是这个讲述太为笼统,对来川的具体人物、入籍及发展情况仍属空白。苦于没有族谱或历史资料,对先辈入川情况仍是处于浑然不知的朦胧状态。这一状况一直延续,直到今年筆者年届七十四时才突然有了转机。3月有幸在族人魏忠林处得到了近年复印据称修编于1921年的资阳《魏氏宗谱》。细细读来,按谱追踪,祖父、曾祖、高祖⋯⋯逐代上查,承继关系清清楚楚、历历在目。令笔者兴奋异常。

《魏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分上下两卷,共272张、540页。上下卷各按"张"编码。上卷魏氏前六十代编码从一至三四。紧接两张脱码,此后重编码从一到百十六。笔者引用时用原标注码。宗谱从魏氏始祖毕万公起,主要为传承关系的记录,间有重大籍地变更、重要人物、事件的简短记载。上卷前六十代后有入籍资阳后在川置宗产、建修宗祠事项及捐资名录。谱中在个人名下明确记载了第十三世先人必贤、必兆于雍正丙午年由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筆者注)入籍四川资阳东乡(今资阳伍隍镇,笔者注)的史事。

虽无专门文字记述魏氏族人在淸初这场"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的具体迁移情况,但从谱中字里行间,结合我祖父口授的"进川史",与宗谱一一对照、印证,仍能寻觅到籍贯变更、入川、入籍资阳、宗族发展的脉络和痕迹。下面就我对宗谱的反复研读、查考所作的初步研判,与资阳我族人士作一交流,供商讨。

巜魏氏宗谱》特色鲜明,谱系脉络、传承关系清楚,极易追溯查找。具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宗谱以"世"序排,从毕万公始至今已历2680年,(注)繁衍近九十代(见上卷二四)。从广东入籍资阳的一支遵从以第六十一世先祖曰元公为第一世的60一轮回的排辈法。目前已有27、28世或更晚辈的子孙了。代际关系及人员易从张码上查找。二是家庭的传承关系在一页上按三代纵向直排,从上到下依次为父、子、孙,子为本页主角,主角下均标注其配偶姓氏,最下为子嗣及字号。三是横向並排主角的骨肉兄弟(均与其上的父亲用线条连接)和堂兄弟。四是所生儿子凡无子嗣、或夭折、或下落不明(有抱养承继者除外)、或迁离别处,则名字仅出现于本页,即有出生记录,但在其所在"世"的谱中便不再记载。五是女不入宗谱,沿袭了数千年男尊女卑的恶俗,具浓厚封建色彩。中华女人一直是家庭的中枢、核心,承担了传宗接代、养育子女的重担。然而从出生到世连自己的家庭都不予记载,视作没有!即使做了家庭主妇,堂堂宗谱也仅以毫无指示意义的姓氏指代,这实在是中华妇女曾经的一大悲哀。

一.资阳魏氏籍贯考

所谓"我们是广东人",实则是在宋末元初的混乱时期,先祖为避战乱从江西入籍广东成为广东人的。先祖曰元公四弟兄为避战祸,各自携家带口从籍地江西赣州府石城县龙上里堂台乡分别避居于更为边远的广东、福建等地。曰元公居长,甲子科举人,在元顺帝期(元最末一位皇帝)移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县),二弟曰亨,戊戌科进士,移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后其子孙移居四川者亦多),三弟曰利,辛未科进士,从姻亲家投山避兵,后仍回赣州府石城县,四弟曰贞,明经进士,移居福建延平府,后又移居福建长乐县〈与广东长乐县同名),后子孙又移居浙江温州府平阳县(见上卷重编码一、二)。

元末兄弟四散,自此各在其所在地自成体系。先祖曰元公这一支便在元末定居于广东长乐。从曰元公32岁,1312年入籍广东长乐起,在整个大明一朝到清初颁诏招民填川,部分先人先后奉旨入川止,先人在广东长乐已前后共历三朝、四百余年,繁衍了十四、五代。在漫长的四百年中,先人无论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等早已广东化。所以来川之后虽又已经历近三百年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等也早已川化,但时时、代代仍以"我们是广东人"教育警示后人,以示不忘祖宗、不忘根本尔!直至现在我族宗亲都还顽强地保留着一些广东人的习俗痕迹。如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喊祖父母为阿公、阿婆,外祖父外祖母为假公、假婆,叫爸妈为阿巴、阿咪或阿娘阿妈,特别对父亲的称呼要喊为阿巴,发巴音,与目前小孩喊爸爸的后一个爸音相同。

星移斗转,在浩荡历史长河中,魏氏族人由山西魏国发端,逐渐由两河、两湖、江西、两广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扩散发展。如今世界各地到处有华人、到处有四川人、到处都有我魏氏族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的时空距离更是被迅速大大拉近。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社会文化正呈快速趋同的趋势(如我们的孙辈从幼儿园开始便受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称谓,我族坚守数百年的阿公阿婆阿巴的喊法正在无形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弱化甚至将消失)。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我们的根系是不变的!山有脉、水有源、树有根。牢记根脉、数典不忘祖!我们要始终不忘根本!即如先人代代相传所教"我们是广东人"。   

现在我们要向子孙传递的是,魏氏宗族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一支。我们有辉煌的历史。我们曾经在中原发展,也曾在江西、广东等地客居(现今还被称为客家人),族人的足迹已遍及全国全世界!现在,我们是地道的四川人。地地道道的四川资阳人。


二.资阳魏氏"班派"考


资阳魏氏的班派以"世"的数列论资排辈。不同于诸姓氏及其他地方魏姓以"字"排辈的方式。以字论辈是以名的第一或第二字显示辈分。其优点在于族人能从名字上立马知其辈分。不少宗族将体现辈份的"字"编为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顺口溜,少则几字、十来字,多则二十或更多字,便于族人依次循环按辈取名。资阳魏氏以世数排辈虽是科学但也是少有的特例。这一族规起始于元末迁居广东长乐的族人。他们以"又以六十甲子为一转之数。故六十一世,因推元公为始祖,于理亦甚当。"(见上卷二四)此处"元公"为六十世积善公的长子魏曰元,被"推"为一世祖,开启了我族我系以世序排辈的先河。资阳族人自清初迁来资阳后沿袭此规至今。你为多少世便说明了你的辈份。不过,在来资阳后,因族人人口增长过快,在族人聚居之地,基本上还是又同时采用了按易于辨识辈份的以"字"排辈的取名法。笔者一支约在道光年间就由第十六世祖魏茂蘭公约定新规,开启了一个三十二字的"茂蘭有序斑派"。(见上卷重编码二四)

茂蘭有序班派

蘭发廷国      祖有世德      仁礼存心     中正立极

善自贻谋       常多厚泽      必大家声      永书芳策

这个三十二字"班派"韵味十足、立意高远。从茂蘭公始至笔者止已排八代。此前笔者对此一无所知,祖父、父亲也从未提及,所以笔者的后人就没按这一班派取名。不过,虽然我及之前几辈都是按"茂蘭有序班派"取名,但我们一系仍然遵行了按世序排辈的老规矩的。

先祖曰元公在其兄弟四人中年岁居长、功名最低(仅为举人三个弟弟均为进士),兄弟因战乱分离后能在广东长乐独树一帜、独领一支,並被族人公推为"第一世",足见我祖曰元公的历史功勋和统领水平。故巜宗谱》为始祖曰元公赞曰:

公称始祖         百世不迁          代口六十        裔衍万千

雁江建祠          隆享香烟          而今而后        继续绵绵


三.资阳魏氏入川时间考


早在三国或更早之前,魏姓人氏即已涉足巴蜀、扬名四川。本文所谓"入川时间"特指我族先人在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由广东长乐入籍四川资阳的时间。

巜宗谱》涉及先人入川时间的有两处记载。上卷重编码八弘魁公名下记:"殁于广东叶塘。乾隆丙辰其子必兆捡骸运入蜀,卜葬阳邑东乡李汉桥。"上卷重编码十必贤、必兆二公名下均记有由广东入川。特别在必兆公名下明确记载:"雍正丙午入川。住资阳东乡。置业何家沟。""李妣亦随公入川"。这是迄今我所掌握的有文字记载的最为详细的魏氏族人入川的时间记录。两条紧密关联、互为印证,弥足珍贵!揭示了资阳魏氏是"湖广填四川"期间由广东长乐迁来填川的移民。但这仅是魏氏的一个支系,我家、其他众多支系又何时、何人入川,入籍资阳何地呢?苦苦翻查却再无入川情事的记载。

欲解此谜唯有从这一期间的先人中查找。这一期间从康熙三十三年即1694年至1750年半个多世纪中,先人在广东大概已繁衍到十四、五代。由此,笔者将目光集中在十世到十五世的先人上。好在我有祖父留下的宝贵遗产一一口述並代代相传的先祖进川史,且我坚信不疑,现手边又有了宗谱,,遂从人物、时间这两个关键点入手,通过细细搜索、静心分析、抽丝剥茧,便逐渐有了明晰确实的答案。

欲知先辈入川历史,显然还需对"湖广填四川"这一大移民潮有一基本了解。明末清初,经大规模战事,四川人口锐减,昔日天府之囯已荒凉残破,千疮百孔。处于此境,四川地方官员便频频吁请朝庭招民入川。至康熙颁布《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便开启了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行政移民潮。政府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携妻入蜀者准其入籍。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对招民入川的各级官吏和入籍地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均与招民入川事挂起钩来。可见这是政府依皇命强制推行的移民行动。所谓"招民"或许是粉饰官方的措词而已!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

这不是一地、一次、一姓、一户的买卖,而是涉及两湖、两广等多省、多批、多姓、多户、上百万人、时间跨度百余年的行政干预下的人口大迁移。我们的先辈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先后"奉旨"入川的。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大规模移民的开始,到康熙五十二年这19年间有否其他先人入籍资阳现还不得而知,但笔者先人七弟兄康熙52年(1713年)入川虽是口传,却因有了宗谱,经笔者细细查寻、解读便找到了先祖入籍资阳的依据。现述之于后。


1.入川"七弟兄"查到。


按谱寻跡,从笔者祖父上溯到曰元公共21代,仅有一代为七弟兄,他们是十一世祖魏龙潜公的七个儿子,即十二世祖魏邦选兄弟七人。先祖邦选公行二,其余为,兄邦镇,弟邦翰、邦祚、邦元、邦亮、邦盛。(见上卷重编码六、七)这一"唯一"性是勿容置疑的证据。(其中邦祚、邦元或许无后,或许迁至别处,故在其所在世中便没有了记载)


2."七弟兄"所处年代与入川时期一致。


1662年至1722年为康熙朝时期。必贤、必兆于雍正丙午即1726年携妻带口入川,起码应是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此时雍正立朝才四个年头,他们应是在康熙朝生活了起码20年的康熙朝人。其父弘魁更是康熙朝人无疑。七弟兄与弘魁为第十二世同辈,分别是第四世安公和清公的后人,年龄上大概是同时代人。据此推测,先人"七弟兄"也是康熙朝人。

从第一次捐资时间和参与人员更能直接推祘七弟兄所处的时间。这次损资时间为乾隆癸未年即1763年。口首人澄祐为七弟兄中邦翰的玄孙。中间间隔就是四代。澄祐此时也应是20岁以上且有担当能力的青壮年,他与其高祖邦翰公的年龄差至少应在一百岁左右。据此推算此时的邦翰公应有120岁上下,也就是说岀生在1640年左右,此时还是明末离康熙立朝还有22年。所以,七弟兄是康熙朝人,且是康熙朝前期的人无疑。据此笔者推测,进川时七弟兄应是起码50岁上下的老人了。因而担当进川重责的估计主要是第十三世的鼎先、鼎宏、鼎棠、鼎清、鼎贤等兄弟了。七弟兄生活的年代和我祖父口传康熙52年入川的时期是一致的。


3."七弟兄"应是移民原籍当局"招民"的首选。


康熙52年离颁诏填川虽已过了19年,但或许填川人数不够还需大量招民入川(有资料称移民填川从1671年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为止,前后经历百余年)我家先祖这样整整齐齐一大家七弟兄七户一众数十人,无论从长途跋涉、远行他乡、新起炉灶、种地垦荒,结队成群、互为照应的社会常理看,或是从移民的数量、质量以及当地官员招民填川的政绩看,"七弟兄"均应是且必是当地官员招民的首选,更切合当时的移民政策。先人圣命难违也就只好奉旨入川尽忠国家了。


4.口授入川史与当时的移民政策一致。


"七弟兄只有背篼一个"说明行囊极简,也折射出了政府的"移送"政策。曾见有关填川文章中记有:清政府规定,凡愿入川男人,给纹银八两,小孩给纹银四两。既是奉旨填川垦荒落籍,且是万里行走,随带之物越少越好,我想先人的背篼里极可能是当时最先进、到后就急用的铁制刀、斧、锤、锄、镰、锯等修房搭灶、垦荒种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必备的锅碗瓢盆而已。而跑马划地则是资阳官差马上挥鞭,接收和引导移民接纳土地、圈地造房、定居入籍的运作。祖父口授的简短话语竟然这么生动地再现了清庭"将地亩给为永业",官府要"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等政策的落实。


5.入籍地点可反映入籍时间,藉此"七弟兄"入川时间得到巜宗谱》记载的推证。


在人少地荒之时,官员无论为聚集人气发展生产考虑,或是为易于管理、增加稅收考虑,在安置移民时一般说来应是优先从城市周边开始安置。而移民自身愿靠城边、靠好地的愿望也是不言而喻的。先祖邦选公七弟兄定居铁炉沟距资阳城60余里,必贤、必兆入籍资阳东乡距城80余里。这可从侧面证明七弟兄入籍资阳要早于入籍东乡的一支。祖父口授"康熙52年进川"即1713年,的确就比必兆雍正丙午年(1726年)入川要早13年。由此笔者想及离城更近的魏家湾和南津镇靠北边一带的族人或许是更先入籍资阳的几批。


6.从对部分宗族事务口首人的谱系追溯证明资阳魏氏是多支系、多批次由广东入川的。


乾隆癸未年(1763年 笔者注)首次集会筹资建祠堂的承首者八人。首署澄祐公为八人中辈份最低的一位(十六世。见上卷重编码十六),与瓊山公(十五世)二人分别是"七弟兄"的分支。华蘭、荣高、正伯三位十五世公是笔者九世祖乐怡公之弟乐慷公的后人。瑞文在八人中辈份最高(十四世,为必贤之子)与前五人是在第四世分支的族人。前五人是四世祖魏安公的后人,瑞文是四世祖魏淸公(魏安之弟)的后人。以上说明,入籍资阳的魏氏族人均是曰元公之后,在四世安、清二公后已分出数十个支系,"七弟兄"、必贤必兆弟兄仅仅是入籍资阳的其中两个支系而已。(此处,么房出老辈子在瑞文公处得到印证)

综上,笔者认为,资阳魏氏族人是清初巜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颁行后陆续由广东长乐县奉旨迁来填川的移民。其中,第十二世先祖魏邦选公和兄弟共七人于1713年(康熙52年)入籍资阳铁炉沟,是较早入川的一批。先人必贤、必兆于1726年(雍正丙午年)入籍资阳东乡,是入籍资阳的又一批。对现今分布在资阳数十处魏家沟、魏家湾、魏家大院、魏家老房子及各处的魏氏族人何时入籍资阳,因无资料,或许只能在各支系的族谱或口传中找到线索或答案了。总之,在1700年前后,我们的先辈便陆续来到了资阳。这一期间正是"湖广填四川"的高潮。如朱德的先人便是1714年由广东韶关移居四川仪陇。笔者岳父的先人由湖北麻城迁来四川资中。与我族原籍同在广东长乐的资阳贞节湾陈氏家族也在1747年入籍资阳东乡,在资阳新籍又和我族为邻。(据此或许可考证广东长乐与四川资阳在招民填川期是"招"、"安"对口配合的一对,这和三百年后"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对口援建还颇有相似之处)


四.漫议魏氏宗族在资阳的发展

这是一依据十分欠缺的论题。但作为魏氏后人对先辈风歺露宿、千辛万苦从万里之遥的粤东北山区迁来资阳,垦荒起家,发展成至今已达数万之众的宗族,在充满无限敬仰、崇拜和感恩之情外,对他们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和奋斗成果更是充满好奇和想象。苦于没有资料,故只能在宗谱的字里行间对先人百年以前的事进行推想,所以谓之"漫议"。


1.从族人人数的增长看发展。


从我家先祖邦选公七弟兄入川记起,十二世7人,十三世12人,十四世16人,十五世31人,十六世47人,十七世84人,十八世261人,每代增长人数极快,入川第五代已是初入川时的十倍。第六代时已是初来人数的四十余倍!从宗谱计,十二世列25人,十三世41人,十四世71人,十五世152人,十六世367人,十七世687人,十八世848人,十九世已逾千人约1050人。据传,因人口增长过快族内规定凡超过200人的支系,要自行续谱,总谱只续主干。如1763年首次集资建祠的八名承首者中悦召、乾臣二公就不在谱系中。捐资人悦文、悦禹、悦武、悦周、悦曾等圴不在谱系中。继续查阅,发现竟还有不少捐资族人未上宗谱。

由此可见,在这样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魏氏宗族人数也是呈每代成倍增长的态势。要知道这只是有子嗣的男姓记录,如按家庭人口统计将是数倍于上列数字。到第十九世时魏氏家族在资阳的人口即已过万。这个时间大概在1900年前后(据光绪三十二年补修祠堂捐资人名推测。见上卷重编码三一) 魏氏族人来川七、八代后总人口即逾万说明,一是我族对资阳生产生活环境适应;二是吃苦耐劳善耕作生活条件变好,能自给自足。


2.从捐集资金置宗产、建宗祠看发展。


魏氏族人自1700年前后由广东入川,到乾隆癸未年(1763年笔者注)即有先人召募资金拟创建祠堂。(入川仅半个世纪)到嘉庆壬申年(1812年)便在资阳城内下西街修立了祠堂,名为"曰元公祠"。从万里迁徙、纳地垦荒、新起炉灶的一无所有,到积有余资购置宗产,修建祠堂,也仅仅只用了百余年。其间还先后"修城都府内祠堂"出资四佰四拾四两白银,"嘉庆丙寅年买墨池山田地"(1806年,笔者注)足见我族先辈不仅人到地头熟,环境适应快,而且经济发展亦是超常的快。套用现代时髦之语可谓是跳跃或跨越式发展。

我之先祖一一即七弟兄的一支发展更为突出。第一次敛赀集会的承首者八人中即有澄祐、瓊山侄叔二人。澄祐为首署,是七弟兄中老三邦翰公的玄孙,瓊山则是七弟兄中老六邦亮公的曾孙。(澄祐或许无后,在所在世中无记载)特别值得专书的是我之十六世祖茂蘭公。在前三次捐款中他均有所捐。第一次为"六钱",当属辈份、年资低、捐资少的一级。第二次是26年后的道光十七年(1837年,笔者注)捐资为十千零四百八十文,捐额居于前列(多数人捐四、五百文不等)。第三次在道光28年(即1848年)捐资二钏,其子新发二钏,展发二钏,英发(我之十七世祖)二钏,其孙廷汉二钏,廷扬二钏,廷斌二钏,廷芳二钏,父子孙三代八人共捐达十六钏。第四次是补修祠堂捐资在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此时茂蘭公或已仙逝,已无捐资记录,但承首者之一则是茂蘭公之孙、我之十八世祖廷彦公了。

从上述宗族事务及捐资情况看,我之先祖四次捐款悉数参与,从一、二人到父子孙八人,从一代到四代,从普通捐者到承首,足见我祖一系在资阳族中已成较为富裕宽松的一支。更需指出的是茂蘭公充分把握宗族的发展势头,因势利导,约在道光年间在族中开启了一个三十二字"茂蘭有序班派"新规,(前已述及)充分显示了茂蘭公在宗族中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号召能力。

以上"漫议"由巜宗谱》引发,漫议的是百年之前的事。今已又历百年,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魏氏族人在浩荡的历史发展潮流中,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先辈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顺时应势,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贡献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五.由万里运父骸所想到的

当笔者在苦苦查阅宗谱、追寻、关注先辈何时入川等亊时,翻来翻去才突然发现,先辈们似乎从来对这些就毫无兴趣!厚厚几百页的宗谱居然就无只言片语表述"填川"事。"招民填川"无异于三百年前的一次西部大开发。(土开发,笔者注)奉旨行事或许风光,但一想及先人携家带口、老老少少、长途跋涉,在沿途被"移送"中所受的各种歧视、各种辛酸,他们能认为或感受到这是一次体面光彩愉快的行动吗?!在三百年前相当落后的中国,谁会愿意背境离乡投奔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呢!"被放逐"或许就是族人此时埋下並始终不解的心结。所以在入川后的几百年间始终传教后代"我们是广东人"。而对入川或许又始终认为是一羞于启齿的一大耻辱,因此更不会在宗谱上予以记载了。

宗谱关注的是血脉,记载的是传承联系,文字极为简约。然而,在惜墨如金的宗谱中,在弘魁和必兆父子俩名下,竟然另有多达62、59字的专述!两条专述把最为族人引以为傲,最需族人传口的赤子尽孝、往返数万里运父骸归葬的事清晰完整记载了下来。这才是宗谱记载的要点、重点!因要完整记录这一令人学习和歌颂的事情,就必须表清来龙去脉,故宗谱在无意间记载了必兆"入川"和去广东运父骸的时间,现在看来,宗谱记载入川时间竟然得自于先辈们叙大事时的无意之间!

反复研读必兆公捡父骸入蜀归葬,掩卷沉思,笔者认为,必兆公万里运父骸亊应是我族先人尽忠尽孝、忠孝两全的范本。必兆公当是族中令人敬仰和学习的典范。奉旨入川,不论主观自愿与否,也是服从皇命,开发四川,应是尽忠,而往返数万里运父骸归葬则是催人泪下、令人感动的尽孝!要知道,必兆公往返广东四川已非十年前的被"移送"入川,其面临的艰险和困难将数倍于十年前。在肩挑背磨、全靠双脚行走的三百年前,道路崎岖、荆棘丛生、虫兽出没的蛮荒时代的险恶景相已令今人难以想象,而要决意並作出这一数万里艰难的往返之行,是需要何等的强大信仰,何等的强大决心和勇气!

寻根问祖,飲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和祖宗先人。我们要一代代的接续,绵延家风、族风,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根本。百善孝为先,我们要以必兆公和众多先人为榜样,在新时代,奋发努力,谱写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宗谱"疑案核实"中载"然考周惠王十六年庚申,及鲁闵公元年,为毕万公受封之始递推至民国七年止,共二千五百七十六年"。经笔者查阅,此段对魏氏的计年有错。周惠王十六年以及鲁闵公元年均为公前661年,故到民国七年即1918年,应共是2579年而非2576年。所以到今年应是2680年了。                                                                                                                                                                                                                                                                               

曰元公 第二十三世 裔孙魏德元  2019.5.10   于资阳市城区九曲河畔




阅读:133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网站地图 - 园区祭奠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华魏网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138-3813-7279 

站长: 魏秀岩wxy(字崟嵩)

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豫ICP备1102483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