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文化
+

远近闻名的赤土村,1404年建村魏姓占90%以上。(现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

2024-04-12    作者:魏连顺    来源:华夏魏氏

远近闻名的赤土村

  村情简介

  赤土村,原村名赤碱滩,曾用村名铲滩、沉滩、风云岭、赤碱滩、小扬州、三八村。截至迁村前有3643户,10356人,原有土地50000亩。该村位于张贵庄北25公里,金钟河南岸,北环线铁路北侧,西临杨北公里,赤海路穿越全村。西为范庄、南于堡,南邻贯庄,东隔东丽湖与李场子为邻。村中大姓是魏,籍贯以天津、山东、河南居多。赤土村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至今已有611年的历史。20074月赤土村启动拆迁工作,于20084月撤村,现村民统一搬迁到华明家园居住。


  村名的由来


  赤土村是华明街第一大村,几百年来,村名改了好几次,但魏氏家族始终是村里的大户。


  赤土村中大多数魏姓人同宗同源,他们的祖先是明朝的魏铨、魏朝两兄弟。燕王扫北时期,魏铨、魏朝两兄弟跟着燕王北上,后来拿到了皇家御赐的“龙票”,可到处为家。兄弟二人是从河南卫辉府滑县铲滩过来的,来的时候还带着他们的弟弟魏钟。可是当他们走到黄河的时候,因为没有钱渡河,就把小弟弟魏钟留给了摆渡人刘百美,抵了摆渡钱。兄弟二人辗转来到天津,先在军粮城一带暂住了一年多,由于那里已经被别的家族占领,于是兄弟二人又走到如今赤土一带。发现这里地域广阔,临河近海,地理位置优越,适合长久居住,就拿着“龙票”,圈占土地,确立了庄界范围,在这里扎下根来。虽然当时已有姓李的人家在此耕种,但是李家人没有“龙票”,只好把地让给魏氏祖先,魏家两兄弟就在这里建立了村庄。


  村子刚建好的时候,兄弟俩以河南老家“铲滩”给村子命名,后来因为村北北坨子一带风景秀丽,可是一到风雨来临前就出现预兆,所以他们把村名由“铲滩”改成“风云岭”。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风云岭因为海水倒灌成了一大片盐碱地,加上官府苛税过重,人们把村名改成了“赤碱滩”,也有人叫“赤盐滩”。


  赤碱滩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地下党的堡垒村。当时为了便于地下交通联络通信,地下党给赤碱滩起了几个代号,分别是“小扬州”“三八村”,后来又改成了“赤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赤碱滩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红色土地。为了纪念革命胜利,赤碱滩在1949年正式更名为赤土村。


观音寺


  赤土村原有“三古”,即古庙、古树、古井。其中古庙有三座,即村南“观音寺”,又叫娘娘庙、全神庙;村中“火神庙”;村北“玄帝庙”。其中规模最大、建筑工艺最为高超的要数观音寺,相传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公输班,即土木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所建。据说,鲁班和他的妹妹成长于工匠世家,在建筑方面都颇有造诣。但是人们却只欣赏赞叹鲁班的才能,忽略了他的妹妹。鲁妹不服,想要和鲁班一决高下。于是两人决定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在一天之内修的庙更多更好。最终还是鲁班技高一筹,在一天之内修成两座庙,一座是赤土的观音寺,一座是欢坨的崇明庵。而鲁妹直到天亮了才修成一座庙,所以被称作白庙,位于宁河。虽传说鲁班是一夜盖两座庙,但这两座庙,无论是整体的宏伟壮观程度,还是内部雕梁画壁的精巧程度,与市区现存的娘娘庙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载,赤土观音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后经清光绪二年(1876年)及清末两次修缮,达到占地5100平方米规模。分前、中、后三个大殿。前殿为主殿,供奉着观音菩萨;中殿为佛祖殿,殿内正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后殿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魏大奶奶金身像。相传清朝末年,赤土村里有位老妇人姓魏,人称魏大奶奶。她年近六旬,衣衫褴褛,却不顾年迈体衰,终日各处化缘。但她从不用化缘所得钱财为自己添衣买粮,而是全部积攒起来,用于修缮庙宇。人们为了纪念和褒奖她为观音寺所做的贡献,遂集资塑魏大奶奶金身像于后殿,供后人瞻仰朝拜。主殿顶下悬塑《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人物彩像及“二十四孝”故事,均为彩塑,近者尺余,远不盈寸。青山绿水,树木葱茏,千山万壑,云霞瑰丽,万状千姿,金碧灿烂,巧夺天工。殿内四壁彩绘七十二度,手法细腻、工艺精湛。殿内有四棵圆柱,靠大门两棵圆柱上各盘一条金龙,头向殿中,呈二龙戏珠状,金龙昂首欲飞,栩栩如生。传说殿内四棵圆柱上共盘有四条金龙,在明末一天午间,突然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其中靠殿内两侧两条金龙竟借雨冲天跃腾而去。殿内主持僧见状大惊,为防另两条金龙腾飞,急忙用铁钉钉住龙爪。所以只留下两条盘龙。后来在拆庙时,人们在主殿墙壁上发现了两个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的大脚印,众人愕然,皆言为观音菩萨抓两条逃龙时所留。观音寺里一直香火鼎盛,连绵不断,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四月十八日、七月十五日,远自津城、近自邻村八乡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还愿。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该庙遐迩闻名,19551957年,国家每年拨专款修缮,天津历史博物馆还收藏了该庙的照片。


    2001年,赤土村简易重修了观音寺,并委托一位出家人代为管理,观音寺的香火得以延续。




抗日英雄的平民本色


  魏国亮1908年生于赤碱滩,其父给地主魏万有家当长工,1940年因年迈体弱被地主赶回家,不久冻饿而死。魏国亮因葬父欠下了地主的高利贷,便给魏万有家当长工,受尽剥削。1943年魏国亮随武宝宁六区区长陈伯平参加革命工作,化名“全胜”。1947年入党后历任武宝宁六区、宁河县六区爆炸员、侦察员、武委会干事、主任等职。他善于制作各种样式的地雷,敌人曾多次陷入他布置的地雷阵中,死伤数十人。1945年春,魏国亮率3名队员,夜闯么六桥大陆农场,缴获护场伪军步枪2支。日军闻讯后,到金钟河沿岸进行扫荡。金钟河上的欢坨大桥是日本侵略者的交通咽喉,武宝宁县委决定毁桥以破坏敌人交通。19456月,魏国亮受命完成此任务,他侦察桥情后,于一深夜携带汽油将此木桥烧毁,守桥日伪军惊慌撤逃。火烧大桥既阻止了敌人运输,也使金钟河北抗日地区得到安宁。1946421日,国民党军队包围了赤碱滩,正在开碰头会的区长建夫和财粮助理李愚在突围时牺牲,魏国亮突围未成,藏入村民家中,敌人发现后,立即予以包围,并用机枪扫射,威逼魏国亮缴枪投降。魏国亮以土炕为掩体,沉着应战,趁敌人机枪突然卡壳之际,窜出屋外,用手朝房上架机枪处投出手榴弹。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弥漫的硝烟,在敌人惊魂未定时,魏国亮纵身越墙不见踪影。后来,群众将此次魏国亮脱险称为“虎口逃生”,并传为奇谈。19481217日夜晚,东北野战军9纵队某团要在金钟河搭设浮桥,以便大部队抢渡金钟河,占据军事重镇军粮城。魏国亮奉命协助搭建浮桥,他于夜间冒严寒在两岸拴缆绳,并发动群众用12条木船和大量木板架起浮桥。待黎明部队过河后,他又不顾彻夜的疲惫,随部队向贯庄、山岭子、兴农一带进军,迅速解放了古镇军粮城。魏国亮从19481月即任宁河县六区武委会主任。天津解放后他不居功自傲,不计较职位高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宁河县粮食局、军粮城镇等单位工作。1968年任天津市水产局草坨子养殖场生产组长的魏国亮离休后,不留恋城市生活,回到故乡赤土村,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与当年同战斗共患难的乡亲们在一起平静地生活着。1997年,这位抗日老人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享年89岁。


相声名家魏文华、魏文亮


  魏文华(19371月生)、魏文亮(1940年生)姐弟俩是从赤土村走出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几十年来,他们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数不尽的欢乐。魏文华、魏文亮出生在一个艺人家庭,父亲魏雅山是一位弦师,母亲张墨香是一位老鸳鸯调演员。父亲魏雅山出生在赤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小时候出天花,病毒攻到了眼上,结果视力越来越弱,以致到20岁左右时成了盲人。因为眼睛的缺陷,魏雅山在农村没办法生活下去,流落到天津市里靠拉三弦为生,后来与张墨香结缘,生下了魏文华、魏文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魏家的生活穷困潦倒,生计实在维持不下去,魏雅山决定带全家一起闯关东,去锦州投奔亲戚。结果到锦州没找到亲戚,全家住在一家小旅店里,靠街头卖艺为生。巧合的是北京相声艺人张文斌也流落到这家小旅店,他一眼看到魏文华、魏文亮姐弟俩,就觉得这俩孩子精神,是说相声的料,要收他俩为徒。魏父魏母知道后特别高兴,于是魏家人和张文斌凑到一起包了一顿饺子吃,算是姐弟俩正式拜师。魏文华是个女孩子,学相声要比弟弟魏文亮吃亏许多。旧社会是很少让女人登台说相声的,相声路也比较窄。像《白事会》《大保镖》《大娶亲》等这样的传统段子,女的就说不了,因为没有妇女当保镖的。而像《武坠子》这样粗暴的段子,就更不适合女的。只有像《八扇屏》《报菜名》《对对子》《打灯谜》这样比较文雅的段子,才适合妇女演出。魏文亮在拜张文斌为师后则如鱼得水,不仅学会了《返七口》《打灯谜》等适合小孩说的相声,还很快学会了《报菜名》等比较难的段子。学会这些段子之后,他就开始和师父撂地表演了。魏文亮当时只有6岁,个子矮,头大,脖子细,戴顶小圆帽,留条小辫子,站在板凳上说相声,人们看这孩子长得“逗”,就给他起了个“小怪物”的外号。没多久“小怪物”的名声便在锦州传开了,学艺不久的魏文亮,演出已经可以和其他艺人拿同样多的钱了。后来,日本人侵占东三省,张文斌和魏文华一家为躲避战乱,决定回天津。不幸中途迷了路,再加上仅有的一条小毛驴在山上受惊跑丢了,一行人连走了一个半月都没能回到天津。这天,刚刚上了一个小山坡,眼看前面就是山海关,却被一群劫匪劫住了,让他们把所有的钱都交出来。就在大家心惊胆战之际,一个劫匪突然喊了一声:“这不是说相声的小怪物吗?这小子说相声可逗了。”站在一旁的匪首没听过相声,就说:“相什么声?要是真能把我们相乐了,就放你们过去。”那年魏文亮才10岁,还在懵懂阶段,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给劫匪们说了一段传统单口相声《贼说话》。这段相声本来是魏文亮听来的,词都记不全,谁知相声刚一说完,劫匪头就乐了,冲着他们说:“我这里还有两万块钱,你们也拿着,赶紧走吧。”一行人擦把虚汗,这是谁劫谁啊,他们没敢要劫匪的钱,但总算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可不曾想,张文斌没等回到天津就生病去世了。魏家出钱,魏文亮披麻戴孝为师傅送了葬。几经周折魏家四口终于回到天津,魏文华姐弟俩一边上学一边学说相声。一次,魏母因病没办法登台演出,魏文华、魏文亮临时救场,谁知一出《汾河湾》演完后竟被相声名家武魁海相中了。武魁海是北京有名的相声艺术家,本来在行里立了规矩不收徒弟,可是当他看到魏文华、魏文亮演出以后就再也抑制不住了。他亲自来到魏家,对魏母说:“我要收这两个孩子为徒,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就这样,魏文华、魏文亮成了武魁海的徒弟。武魁海还专门“摆枝”(相声界将拜师的过程称为摆枝)收姐弟俩为徒,好让他们结识更多有能耐的长辈。从此,武魁海每周日都早早地来到魏家一字一句地教姐弟俩说相声,姐弟俩学得也刻苦认真。武魁海对两个徒弟异常疼爱,但也非常严格,出一点差错他都不会放过。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武魁海带着姐弟俩演出,魏文亮无意中抠了下鼻子。下台后武魁海批评说:“在台上抠鼻子,观众看了多恶心啊,以后要改。”魏文亮答应了声:“改!”但是第二天魏文亮又情不自禁地抠了下鼻子,下台后武魁海就又批评了他几句,可魏文亮这回却顶了嘴:“抠鼻子碍了什么事,包袱响了不就行了。”这句话可把师父武魁海气坏了,他“扑通”一声给魏文亮跪下,扇了自己两个大耳光:“我教不了你了,你是我师父!”这下武魁海火了,坚决不教魏文亮了。魏母知道后赶忙拉着和武魁海同辈的相声艺术家赵佩茹去求武魁海,然而武魁海就是不原谅。最后请出相声界老前辈张寿臣出马从中说和,魏文亮给武魁海磕了几个头,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再犯,武魁海这才回心转意。后来,姐弟俩对师父的教导牢记于心,尤其是魏文亮再也不敢在演出时有半点儿马虎。武魁海去世后,姐弟俩为他操办了后事,魏文亮同样身穿重孝给师父送终。如果说张文斌是魏文华、魏文亮进入相声行当的启蒙师,那么武魁海就是把姐弟俩带入相声艺术殿堂的引路人,两位师父不仅教给了他们谋生的本事,更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魏文华、魏文亮的表演给观众们带来了无限欢乐,谱写了一段相声界佳话。

赤土扣肉的来历

  提起赤土的特产,首当其冲应是赤土扣肉。虽然现在赤土已经撤村,但是“赤土扣肉”却作为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下来,为人们所熟知与喜爱。关于赤土扣肉的来历,说法很多,主要有下面两种:第一种说法是,相传最早制作赤土扣肉的是魏天成,他原本不是赤土人,当时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魏天成的父亲在天津城内烤鸭店干杂役,偷偷学会了外国的烹调技术,改良了民间制作扣肉的方法。后来,他就把制作扣肉的技术传授给了儿子魏天成。以后,魏天成举家迁到赤土,经过努力,把扣肉这道美食在赤土地区加以改进与发展。另外一个说法是土生土长的赤土人魏万一是赤土扣肉的创始人,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那个时候他在天津城内一家叫“民国饭店”的地方做厨师,把中餐厨艺和西餐厨艺相融合,制作出来的扣肉味道醇厚,肥而不腻,十分爽口。赤土扣肉的手艺不断传承,再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传人就多了,包括魏正亮、魏宝成。到现在村里面已经传到第五代了。第二种说法是,赤土扣肉的前身始于清代的宫廷御膳万字扣肉,清朝灭亡后,宫廷御厨四散流落民间,此前一直秘不外传的宫廷佳肴也逐渐流传到民间。赤土扣肉最早的传人要追溯到100年前,当时的张友林师傅是名扬十里八乡的农村婚宴大厨,尤其是出自他手的扣肉,由最初的宫廷万字形改为六块见方形之后,备受人们喜爱。之后,其徒魏绍起延续传统做法的同时,在用料和制作上加以改进,将扣肉改形成最为今人所熟悉的“一字横刀条肉”。现在的赤土扣肉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传人为了使传统风味得以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技艺,但在选料、用料上,较之以前更加精益求精,并通过现代调料的衍生与改进,独创了“十八道工序”作为赤土扣肉的秘制程序,还大胆使用真空包装技术进行冷封贮藏,使赤土扣肉利于保存与携带。这样做出的扣肉,色泽鲜亮,入口溢香,肥而不腻,使人回味无穷。一位来自北京的食客吃后吟诗道:“隔村一望千百里,不走半步却闻香。”

                                               2024.04.12 魏连顺:网络下载整理

阅读:52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华魏网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138-3813-7279 

站长: 魏秀岩wxy(字崟嵩)

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豫ICP备1102483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