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图村<又名古图村>魏门家谱,经族人努力,终续修告竣,印订成册,这既了却了一代人的心愿,也为社会及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清顺治十六年,我先族一蛟公与同族共居府城(洛阳)东关小石桥,时洛水暴涨,家贯被淹,为生计所迫流亡异地者皆是。一蛟公先移迁於小良村族门下,后与图西张氏结亲,才辗转于古图,定居图河东岸的两孔土窑里(今魏志兴老宅),靠耕作编织谋生,一蛟公共生五子(有信,有德、有才,有用,有成)其中有才带领妻及儿子(成辅,成宪,成章)别迁新阡,余四人自然形成了魏门家族的老四门,(即有信门居当今一组上下;有德门居当今一组沟南;有用门居北;有成门先居北后迁一组西边)。三百四十三年的寒暑代迁,吾门家族已是户以百计,人已近千了。这套家谱衍列了近十四代族人的同源支派,一代不漏,能详尽详。也记载了我魏氏家族的峥嵘沧桑,如泯於失续,我代族将愧对于先辈,遗怨于后世。
古图这个村庄,历史悠远,系仰韶文化遗址。上古时,伏羲驯服“龙马负图”依图画八卦,作书契,代替结绳记事,就在村中所辖的图河里。魏门家族受着古代灿烂文化的熏陶,曾出现过朝中尚书,训导等职,也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人才。
一蛟公弟兄四人,一龙、一凤,一蛟、一经,他们的父辈及先族均葬于盘龙冢西南500米处。为继承先族遗德,我族60年代前,岁二月初四,七月十五,由族长带领,赴盘龙冢上坟祭典,同时去上坟的还有白马寺镇孔寨魏支。小良村西南有我魏门祖坟,传说是“老九爷”坟,系吾门先族。
佰字辈以前的家谱泯灭于洛水,宗字辈续谱,只记得“佰一有成,如宗得清”的辈份歌,继而又新添辈份歌“兴文广好学,永寿佩喜天”十个字。四十年代续谱,由第八代法兴公、运兴公、朝兴公及第九代文郁公完成,惜一部完整的家谱60年代遗失。此次续谱继增字代歌:“鸿福荣光耀,俊杰云志端”十个字。
多少事,从来急,续我魏门家谱,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否则,我代真愧对于先族,遗怨于后世了。
魏家祠堂座落于沟东一组五辈新宅西边,筑于民国八年(1919年)族长德银公及运兴公等,利用族坟地承包款购置砖瓦木料,找工匠,兴土木建成二幢六间。魏门轴系图挂在大厅正中,1965年前,魏门适逢春节或过白事都去朝族,那个盛世至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
北得林公一支属长门一龙公后代,水淹小石桥时,他搬迁到南麻屯水口村,清乾隆年间,携家眷移至古图村。
白马寺孔寨及栾川魏支本系二门一凤公后代。因一凤公年高无后,一蛟公三子有才携子成辅、成宪、成章继承之,成宪公有二子,长子兰,次子名字不详,1790年因灾荒无度,兰及其弟逃荒到伊川辛店,其弟卒葬于此,兰又携家眷辗转于栾川狮子庙乡瓮峪村,兰公终生务教,在乡邻享有崇高的威望。孔寨的成章之孙玉秀无后,由栾川发周次子三台公出继之。三台公弟兄三人三益系长子,留栾川,三奇系三子赴嵩南落根。孔寨,栾川两门至今已达百余人。
洛阳一支,水达小石桥后仍留府城,系四门一经公后代,世代与我门往来,感情融洽,亲如手足,该门清松公死后葬于吾村北地。
往事起落,难以俱说,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里,族人增加三倍,村落扩大五倍,祖辈居住沟边窑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部分家庭已过上了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但由于历史原因族人往不同时期外出逃荒,做工谋生者甚多,我们寄希望於他们尽早认族归根,圆我族梦。
此次续谱,顺应时代潮流,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原有族规有所变更,有男续男无男续女,女亦可继承入谱,乃为吾族新策也。
如今中华盛世,国正芳年,政从民欲,1999年族人共议,组织了专门续修班子,经二年多努力,终续写告竣,付之印之,前代族人的在天之灵,一定倍加欣慰。
余浅见薄淡不堪为文,然为族人所推,义不容辞,谨序拙文供笑纳。
时贰零零贰年贰月十代裔孙广禄(长江)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