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

魏氏奠基鼻祖 毕万

2021-04-12    作者:河南魏氏编辑部    来源:中华魏网

魏氏奠基鼻祖 毕万

(中华魏氏联谱总谱编辑部

据《左传》和《史记》记载,毕万姬姓毕氏,名万,周王之弟毕公姬高裔孙(一说为十四世。在《史记魏世家十四》的魏氏起源第一段,被司马迁记述为魏之先、毕之后”。

毕万青年庶民,中年占卜后携家眷入晋谋仕,老年被封晋国大夫,受赐魏邑为食邑,重新进入奴隶主贵族行列。正是由于毕万受赐魏邑,才有了后来的魏世家。所以,毕万是魏世家的奠基鼻祖,同时也被毕氏和万氏奉为祖先。

毕氏家族是周武王之弟毕国公(姬高)开创的,到毕万时已经由奴隶主贵族沦落为庶民。《左传·闵公元年》记载:晋献公初年(公元前676年),不甘于为庶民的毕万卜筮得到吉卦后入晋国投奔晋献公谋仕,凭着高强的武功当兵从军。十五年后(公元前661年),跟随晋献公侵略扩张,吞并了霍、耿、魏三个姬姓诸侯国。晋献公把古魏国赐给毕万为采食之邑,封毕万为大夫(将军)。毕万生年约在公元前710年前后。

毕万受赐魏邑5年后(公元前656年),晋献公欲立奚齐为太子,杀了大儿子太子申生之后,杀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在其舅舅狐偃的策划下,及时逃出晋国,流落乡。在这种情况下,大夫毕万却安排儿子毕犨追随陪侍晋公子重耳出亡他乡长达十九年之久。

重耳流亡5年后的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室太子争立君主相互杀戮。从公元前656年到公元前637年的十九年间,先后有十几个君臣在争斗中丢掉了性命。而毕万、毕犨(毕氏谱中称毕犨)父子凭借足智多谋、武功高强,不仅保全了性命,没有被晋献公、晋国相荀息、晋将军里克、君主夷吾所诛杀,反而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增强。太史公司马迁在叙述完晋乱之后,接着讲述了“毕万之世弥大 从其国名为魏氏”。毕万之世,是指毕万的世子、宗子。这个“世”就是指毕犨。“弥大”就是毕犨的势力地位日益增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时晋国掌权的将军大夫里克准备迎接重耳回国执政,而毕犨的权势地位也随之日增。在陪同服侍重耳出亡的旅途中,晋公子重耳赐予魏犨魏诸子”的官职(负责晋室国子的训戒、教治的魏姓先生),成为重耳之家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物。这说明,毕犨改魏犨之举,在流亡途中就得到了重耳的默许。这个毕万之世弥大”不应是人多势众之意。因为,自毕万受赐魏邑、被封大夫到晋乱总共十年时间,五十多岁的毕万和他的儿子们就是再能生育,也生不了几个孩子。即使生了许多孩子,也都是幼儿,怎么能称得上“世弥大”?怎么能构成其家庭“从其国名为魏氏”的资格?何况当时一般的大夫无权随便改氏。所以,这个“毕万之世”就是指被封为晋国大夫的毕犨-魏武子。

重耳回国执政后,魏犨受到新君主晋文公(重耳)的封赏,一是封毕犨为治理魏邑(古魏国此时已经不是国)的大夫;二是赐魏邑给毕犨家庭作为食邑。此时,由于晋室二十多年的争斗杀戮,晋文公可以依赖的近亲已经不多了。毕万的儿子中,只有魏犨晋文公为数不多的股肱之臣。不能排除当年晋献公去世时毕万趁晋室内乱俏俏做出了让他的子孙放弃毕氏改称魏氏的大胆决定。但是,这个改氏的光彩举动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官方批准认可,属于犯上行为所以,毕万公是不敢擅自改名称魏万的。直到公元前637年,重耳回国当上国君、魏犨重新得到魏邑的封赐之后,魏氏才被官方认可,毕犨才有可能改为魏犨晋文公赐毕犨魏氏时毕万公已经去世,所以,毕万公没有机会受赐魏氏了这就是《左传》、《史记》等史书中从未出现过毕万改魏万、先出现魏武子、后写魏犨的原因。

综上所述:没有毕万公受赐魏邑的基础可能有魏氏的产生所以说毕万公是魏家的奠基鼻祖本次魏氏联谱遵太史公的写法,把毕万公作为魏氏之源来叙述,源与流分开写,尊毕万公为魏氏奠基鼻祖

阅读:139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网站地图 - 园区祭奠
Copyright @ 2006-2021 中华魏网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2号附110号 联系方式:138-3813-7279 

站长: 魏秀岩wxy(字崟嵩)

中华魏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魏氏文化为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豫ICP备11024832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