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宗亲:
族谱是一部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是记录一个家族的发源、繁衍的过程;是研究地方史、民族史、人口、家族文化的重要资料。因此,从宋朝至今,各姓都很重视族谱的编修。据考证,巴中魏氏历史上曾三次对族谱进行编修。第一次是明朝景泰年间(1450一1456);第二次是清康熙丙辰、丁巳年(1676一1677),由湖北新店人,魏石鳞、魏骏伯父子编修;乾隆癸亥(1743),石鳞公之子,阳元公(字三甲)再续;第三次是民国七年(1918)梔子坝魏学科、魏大俊召集达川、巴州、南江、通江、仪陇、营山、阆中、万源、开江等县各支系代表并捐资,在黄连寨老宗祠,由达川人魏天兴(字南浦)编修而成。第三次至今已近百年。岁月匆匆,人事茫茫,加之十年浩劫,墓碑被毁,祠堂遭拆,书籍被烧,不知其祖,不明其宗,不晓其派,比比皆是!
为明本知源,中学高级教师、中华魏氏文化大典编委、全国魏氏联谱工作组成员魏传能(系本次编修巴中魏氏族谱发起人及主编),四年来走遍巴中近百支系,通过查旧谱、访耋老、抄碑文,现已写了30余万字的初稿。今年10月还亲到湖北麻城县洗脚河高坎堰一带考证祖迁之地,并在网上发表了《寻根问祖到麻城》、《八大王剿四川及湖广填川考略》、《迁徙录》、《魏氏无法成为全国人口前十名大姓的原因》等文章,省内外许多族人转载。同时弄清了巴中境内四支主要魏姓源流及迁徙。一、兴宗、兴贵支系:明洪武四年(1371)两亲兄弟从麻城之西三十里洗脚河,高坎堰,逃难至巴州梔子坝(今平昌县笔山镇)。明朝旧谱,只记载本支始祖为南宋丞相魏杞,其前辈却无记载。现已考证出魏杞系唐魏征后裔,由此,从黄帝至毕万,到魏征、魏杞及现在,代代考证清楚。二、三秀公支系:清康熙五十六年,年仅二十五岁的三秀公别妻挑子,从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之北二十里梅澥桥,茨坡坑迁川,落业恩阳镇,支分南江赶场、关门等地。三、渔溪寺支系:魏喜公由江西南昌迁吉安,支迁汉南,转宁羌,再迁营山县南阳寺,落业漁溪寺。四、廷倚公由江西铁柱宫,迁吉安府,再迁湖南新化县,清雍正年间(1704一1705)友玉、友禄弟兄五人,由湖广长沙府宁乡县塘市乡迁仪陇县鸣高山,再分平昌县黑水、响滩等地。
各位宗亲:重修族谱这是一项巨大工程,望族人大力支持。
一、资料收集,请各支系务必于年底前(农历)交于魏传能老师处,望相互转告。
二、旧谱载:文升公迁巴州李家堟;光先公国初由黄连寨迁通江张村坝;永爵公迁通江陈家坝。这三支至今没查到具体地址,如有宗亲知晓,请速与魏传能老师联系。
三、此次修譜,资金不搞摊派,族人自愿。迄今,本筹委会已收到各地宗亲壹万玖仟玖佰元的捐款(名单及金额附后),凡愿为此次修谱而捐资的宗亲,请将本人照片及金额交魏传能老师处,将载入族谱。凡捐资200元者,赠予谱书一本(约五十万字)。我们坚信:承先祖庇佑,族人齐力,一部全面、系统的《钜鹿堂·巴中魏氏族谱》一定会早日问世!
恭 贺 大 安!
联系人:魏传能
电 话:13547309896 Q Q: 1750070185
《钜鹿堂·巴中魏氏族谱》筹委会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捐资名单及金额
魏大钦 (巴州兴文) 5000 元
魏 俊 (恩阳万安) 5000 元
魏星文 (恩阳万安) 3000 元
魏传志 (巴州西坎山) 1000 元
魏元德 (恩 阳 镇) 1000 元
魏万一 (恩阳万安) 1000 元
魏 玺 (恩阳万安) 1000 元
魏 骏 (平昌澌岸) 500 元
魏启禄 (恩阳花丛) 500 元
魏 勇 (平昌粉壁) 500 元
魏建军 (平昌粉壁) 500 元
魏星义 (恩阳群乐) 500 元
魏传格 (平昌粉壁) 300 元
魏亨祥 (平昌黑水) 100 元
合计19900元